腰椎间盘膨出

腰椎间盘膨出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患有脊柱、腰颈椎疾病的患者正迅速增加,并且腰椎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腰痛正成为一种流行疾病,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虽然不少人都饱受腰痛困扰,但大家乍一看腰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等医学名词,可能依然会感到一头雾水。那么接下来,本文就为腰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的区别和严重程度和治疗策略做一个解答。

要回答腰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等疾病的相关问题,

首先要了解腰椎间盘的基本结构。



腰椎间盘由中央的髓核、周围的纤维环以及上下软骨板构成。髓核是一种粘性透明胶状物质,约占椎间盘横断面的50%~60%,富含弹性,被包绕在纤维环中,通过形变将椎体传来的压力散开,起到缓冲纵向冲击力的作用。髓核周围的纤维环及上下的软骨终板则负责限制其的过度活动。整个椎间盘结构赋予其合理的弹性,来辅助完成腰部的弯曲、后伸和旋转等动作,同时在人类跑步、跳起时,起到缓冲压力、吸收震荡的作用。

然而,腰椎间盘没有血液的供养,也不存在自我修复能力,出现退化后,很容易发生结构的改变。



1.腰椎盘膨出、突出、脱出(游离)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分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腰椎盘膨出、突出、脱出(游离)可认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从病理变化及 CT、MRI 表现,治疗方法等角度划分的不同分型。



2.按照严重程度来说:脱出>突出>膨出

膨出:

纤维环部分破裂,而表层尚完整,此时髓核因压力而向椎管内局限性隆起,但表面光滑。

膨出会导致神经纤维和脊神经根产生机械性压迫,可引起局部无菌性炎症;髓核的位移还会导致脊柱的不稳定,刺激窦椎神经根,从而引起下腰部的疼痛,不过症状较轻。

数据显示,超过40岁的人去做腰椎核磁共振检查时,一半以上的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椎间盘膨出。没有明显症状的腰椎间盘膨出可以不用治疗,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保护腰椎即可。推荐睡觉睡硬板床,平躺着睡。另外平时不能负重,不要弯腰提重物,别太劳累。

突出:

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突向椎管,仅有后纵韧带或一层纤维膜覆盖,表面高低不平或呈菜花状,其典型症状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特别是在咳嗽、打喷嚏等腹压突然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

腰椎间盘突出,常需手术治疗,也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理疗、推拿、用药等。

脱出(游离):

破裂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或碎块脱入椎管内或完全游离。此型不单可引起神经根症状,还容易压迫马尾神经,出现肛门区胀痛、排尿困难、大小便失禁,男性患者还可能会出现性功能障碍。

腰椎间盘的保护方法:

腰椎间盘脱出出现的概率较少,若出现说明情况严重,基本只能通过手术治疗了。

一、心理调节


心理调节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心理活动是支配人体一切活动的基础,只有心态平和,我们才能正确的对待身体的疾病,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首先要以正确的态度接受自己患病的事实,做到坦然面对。要明白,腰间盘突出90%以上是可以保守治疗就能康复的,真正需要做手术的只有10%,不要过度担心。




二、饮食安排


已经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要多吃蔬菜、水果、豆类,多摄取蛋白质。肉、脂肪类食物要少吃,因为这会导致大便干燥,排便困难,用力排便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要多吃大豆、花生、芝麻、杏仁、粗米、植物油等食品,因为这些食品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而维生素E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流速增加,从而消除肌肉紧张,缓解腰椎间盘突出造成的疼痛。

此外,还可以多吃一些含钙的食品,如牛奶、鱼等。但是有一点要说明的是,食补的功效有限,时间也比较长,食补不能代替任何治疗方式。


三、日常保养


1、多躺

卧床休息是腰椎间盘突出最基本的治疗方式。因为当您无论是坐着、站着的时候,腰椎间盘突出都在承受上半身的压力,只有卧床休息时,腰椎间盘才是放松的状态,平躺还可以减少神经炎性物质,促进毒素吸收、有利于炎症消退和恢复,同时,也可以防止神经根粘连的发生。姿势可以平躺也可以侧卧,以患者自己舒服为宜,但是要注意翻身时不能“拧麻花”,不能上半身先翻身,下半身后翻身,这样扭转可能损伤腰间盘,最好是上下半身一起翻身。




2、保暖:

腰间盘突出后,会导致相应部位出现炎症,而炎症对冷、潮湿空气非常敏感,很多人反映“一变天儿,腰就疼”其实正是这个原因。已经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尤其是季节交替的时候,可以在腰部多增加一些衣物,这也是防止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重要方式。




3、日常运动注意:

已经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并非不能锻炼,但是要避免剧烈的、过度的锻炼。

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弯腰的动作,捡东西时要身体靠近物体蹲下捡取,不要直接弯腰捡取物品;早晨起床时,要通过挺腰、抬腿等动作先放松腰部,然后侧卧用胳膊支撑身体起床;长时间坐位时,要注意保持止确姿势,必要时可在腰后部放置一个小枕头或靠垫,保持腰椎的止常生理曲度,减轻腰部肌肉疲劳;尽量少拿重物,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搬东西时尽量靠近自己的身体,不得离身体太远,采取下蹲屈屈膝姿势,尽量做到不弯腰,以减轻对椎间盘后方的压力。




4、减肥:

很多腰间盘突出患者都存在过度肥胖的情况,但体重的增加会加重腰间盘的压力,所以减肥是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个重要方式。




5、换工作或改变工作方式

腰椎间盘之所以成为司机、装卸工、IT人员、财务人员的工作病,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工作对腰椎间盘的损伤是非常大的,所以如果有可能,最好是能换个工作。如果没办法换工作,也最好要改变一下工作方式,比如坐的时间长了,就活动一下,弯腰用力时要掌握正确方法。




四、日常锻炼方式指导


日常锻炼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得病不是一天两天,康复锻炼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效的,但长期坚持肯定有效果。


1、卧床时别忘四肢肌肉、关节锻炼:

直腿抬高练习:



2、腰背肌锻炼

锻炼方法:

先用飞燕式,每天早晚锻炼一次,每次做30个周期。然后用5点支撑法,1-2周后改为五点支撑法,每日3-4次,每次50下,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次数。(注意:如果确诊是因为脊柱结核、脊柱肿瘤、脊柱感染导致的腰疼,不适合腰背肌锻炼)



 

Back to blog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