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的历史

同仁堂的历史

1669年(清康熙八年),乐显扬在北京创办同仁堂药室,标志着同仁堂品牌创立。

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时任太医院吏目的乐显扬因医术高超、医德高尚,被康熙皇帝诰封为“登仕佐郎”

1702年(清康熙四十一年),乐凤鸣在北京前门外大栅栏开设同仁堂药铺。

1706年(清康熙四十五年),乐凤鸣编写完成《同仁堂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简称《同仁堂传统配本》)和《同仁堂虔修诸门应症丸散膏丹总目》(简称《同仁堂药目》),为同仁堂制作药品建立起严格的选方、用药、配比和工艺规范。

1723年(清雍正元年),同仁堂开始为清宫供御药,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代皇帝,长达188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使同仁堂获得了新生

1953年,同仁堂研制生产了中国第一批中药片剂,结束了中药只有丸、散、膏、丹传统剂型的历史,开创了先河

1955年,同仁堂经理乐松生在中南海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被选为北京市人大代表,出任北京市副市长

1989年,“同仁堂”商标成为中国“首批马德里商标注册”的国际商标

1992年,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组建成立

1993年,同仁堂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在香港开设第一家门店,从此以香港为桥头堡走向世界,目前已实现了在五大洲28个国家和地区的业务布局

1997年,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在上交所上市,标志着同仁堂在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进程中迈出重要步伐

2000年,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为国内首家由A 股分拆上市的企业

2001年,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揭牌,标志着同仁堂实现了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革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认定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首批“中华老字号”,“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2013年,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成为同仁堂集团旗下第三家上市公司

2018年,同仁堂粹和康养天坛生活馆开业,同仁堂正式进入养老领域,并向大健康产业进军

2019年,同仁堂公开聘请第三方权威机构开展战略咨询,标志着历经350年风雨历程的中华老字号企业,通过创新发展理念,以实际行动夯实党建基石、质量基石、诚信基石,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Back to blog